2025年11月6日至7日,由广东省公路学会与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年广东道路工程创新大会”在清远佛冈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科技创新引领道路工程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吸引了全国道路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技术骨干及企业代表等300余人齐聚一堂,通过主论坛、分论坛研讨、成果展示等多元形式,深度交流行业前沿技术,共谋发展路径,为广东公路交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大会在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的指导下,由广东省公路学会路面工程专业委员会、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等多家单位联合承办,并得到《广东公路交通》编辑部等杂志及企业的协办支持。
开幕式由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亦楠主持。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总工程师张钱松、广东省公路学会理事长洪显诚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两位嘉宾在致辞中回顾了广东道路工程建设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行业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强调道路工程正处于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关键阶段,科技创新已成为破解工程技术难题、提升道路耐久性与安全性、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核心动力。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以本次大会为契机,积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实践经验,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助力道路工程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大会聚焦路面与路基工程两大核心领域,设置1个主论坛和2个分论坛,邀请40余位行业顶尖专家分享前沿成果。
主论坛上,长安大学副校长裴建中教授围绕“下一代道路交通系统”分享前瞻性思考,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杨光华详解滑坡灾害成因与边坡稳定分析新方法,广东省路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王玉文主任介绍广韶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品质建设实践,同济大学黄雨教授分享东南沿海降雨型群发滑坡风险防控研究成果,为行业发展提供坚实理论支撑。
|
|
长安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裴建中 作“下一代道路交通系统的若干思考”报告 |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广东省岩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杨光华作“滑坡灾害频发的原因与边坡稳定分析方法的新进展”报告 |
|
|
广东省路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广韶高速公路改扩建管理处主任王玉文作“广韶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实践”报告 | 同济大学教授、博导黄雨作“东南沿海降雨型群发滑坡风险防控研究”报告 |
在路面工程分论坛中,专家们重点围绕长寿命沥青路面、精细化养护、再生利用、工业化建造、数字化施工与智能装备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多位专家结合典型工程案例,分享了在高性能材料研发、结构设计优化及智能化施工等方面的创新经验与应用成果,为推动道路工程建设提质增效提供了新路径。
|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路面专业方向首席研究员王旭东作“长寿命沥青路面的理论与实践”报告 | 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二级总工程师,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总工程师、教高吴传海作“安全导向的公路沥青路面精细化养护”报告 |
|
|
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导朱洪洲作“沥青路面结构时变可靠度分析与韧性理论思考”报告 | 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教高邱志雄 作“沥青路面工业化建造实践与思考”报告 |
|
|
西安长大公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教高吴超凡 作“沥青路面数字化结构内预防性养护与微裂均质化再生处治技术”报告 | 嘉鹏再升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姜智文 作“清洁化就地热再生技术创新及应用案例”报告 |
|
|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导虞将苗(陈富达汇报) 作“新一代降噪路面技术及工程应用”报告 | 广东交科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教高许新权 作“高RAP掺量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报告 |
|
|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教高熊剑平 作“南方湿热地区大宗工业固废路用关键技术与探索实践”报告 | 广州大学教授、博导吴旷怀作“流动胶浆沥青混合料(FMA)理论、设计方法与工艺构建”报告 |
|
|
新粤(广州)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科 作“热塑性环氧改性沥青路面结构材料一体化设计研究与实践”报告 | 三一集团路机智路科技研究院副院长黄子超 作“无人摊压机群的应用与实践”报告 |
路基工程分论坛上,与会专家主要针对高边坡治理、锚固与支护新技术、地质灾害防控、结构智能监测及信息化管理等关键议题进行热烈研讨。来自一线的技术专家详细介绍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边坡治理、地质灾害风险防控和智能监测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工程实践,强调了路基工程作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根基”的重要性,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提升路基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筑牢道路基础设施的“生命线”。
|
|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研究员廖小平 作“岩土锚固关键技术及韧性提升策略”报告 | 原广东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副研究员王安福 作“软弱地层边坡锚固新技术——挤扩支盘锚”报告 |
|
|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教高刘吉福 作“支盘桩加固既有路基试验与设计方法”报告 | 广东省路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高工李勇泉 作“山区高速公路改扩建高边坡扩挖实践和地质灾害隐患治理”报告 |
|
|
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岩土与隧道研究所所长、教高刘庆元 作“广东省强降雨诱发公路沿线典型地质灾害辨识评估技术”报告 | 基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交通行业BU总监琚英帅 作“智能传感器在结构物监测中的实践与应用”报告 |
|
|
广州吉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仁德 作“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综合监测方案在交通安全方面的应用”报告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员马惠民 作“复杂艰险山区高边坡病害防治技术”报告 |
|
|
广东省南粤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教高陈记 作“业主管理视角下高速公路地质灾害防治案例剖析”报告 | 河海大学教授、博导李国维 作“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技术创新及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报告 |
|
|
铁科院(深圳)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主任、研究员马华 作“边坡加固与防护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新技术介绍”报告 | 中山大学教授、博导林沛元 作“关于边坡工程运维管理的一些思考”报告 |
|
|
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岩土与隧道研究所总工程师、高工聂彪 作“营运高速锚固边坡既有锚索检测评估与补偿张拉技术”报告 | 华思(广州)测控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雷 作“边坡深部位移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报告 |
此外,大会设置设备展览区与技术成果展示区,展出路面微观纹理重构机器人、全断面全深度路面三维检测车等智能装备,以及多种高性能路用材料,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搭建高效对接平台。
|
|
|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大会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既展现行业前沿技术水平,又为基层技术人员提供宝贵学习交流机会,对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大会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互动,全面呈现了道路工程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实践经验,进一步凝聚了行业创新共识,为构建安全、耐久、绿色的现代化道路体系提供了坚实支撑。

































